炎炎夏日已經過去,電焊工張楠非常高興:“終于涼快些了。”近兩個月來,由于安全生產需要,他每天都穿著一套由長袖上衣、長腿褲搭配而成的純棉帆布工作服,在封閉環境中堅持工作。每天下班,他的工作服都被會汗水浸濕。
近日,記者針對工作服的穿著情況進行了調查,發現基層職工普遍對出于勞動保護需要身著工作服表示理解,同時也認可工作服的身份識別作用。
不過,對工作服“吐槽”的職工也不在少數,“槽點”主要集中在是否應對不穿工作服的行為進行處罰,以及是否該讓職工為工作服買單等方面。
專家表示,出于勞動保護需要,企業有權讓職工身著工作服,并且可以對違規職工進行處罰;但如果身著工作服僅是出于企業形象等方面的考慮,那么企業有權作出規定要求但無權罰款。同時,無論是哪一種情況,企業都不能要求職工為工作服買單。
煤礦工人、醫生,這兩類人群普遍被要求在崗時身著工作服,這分別代表了工作服的兩種用途:勞動保護和身份識別。
電焊工張楠在河北一家煤礦企業車間工作,雖然每天身著工作服在高溫環境下工作,但是他并無怨言,“企業也是為了我們好。”由于電焊工從事切割、焊接等作業,為防止火星、熔渣等高溫物質飛濺引起燙傷,電焊工的工作服有嚴格要求,一般情況下由粗毛呢或皮革等不易燃面料制成。不過,這在保護勞動者的同時,也讓他們在特殊天氣情況下倍感煎熬。
張楠告訴記者,有時在極度炎熱的天氣下,一些工友實在受不了了,為圖一時涼快也會“冒險”脫下工作服,不過“一旦被發現,是要挨罰的”。
據悉,除了電焊工,煤礦、加油站、加氣站等崗位,出于各自不同的職業安全考慮,均要求工作人員穿著相應的工作服。
在醫生王文麗看來,“醫生穿白大褂,天經地義”,沒什么條件可講。從入行到現在,她壓根沒想過“穿不穿工作服”的問題,她覺得這是一種職業象征,“穿上這身衣服,也是在提醒自己肩負著‘救死扶傷’的使命”。
年輕的廚師張文文告訴記者,每天面對后廚作業間的高溫環境,身著白色工作衣帽并不舒服,但自己必須這樣做,“這既是為廚師的安全考慮,也是為保證做出的飯菜衛生,同時也展示廚師的職業道德,是一名廚師的良心”。
出于公司考慮統一要求
除了勞動保護和身份識別的需要,一些公司也從管理規范和單位識別等角度要求員工統一著工作服。
在北京一家地產中介公司工作的孫宏文坦言,公司為突出形象識別,給每位員工發放了印有公司名稱和商標的工服,并要求員工自己為工作服買單。他表示,自己和同事對公司規定確實有一些抵觸情緒。
在一家金融公司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王婷(化名)告訴記者,公司讓員工統一著職業裝,確實是出于公司自身利益的考慮,但也會對職工有一定積極影響。
“最重要的是樹立了平等觀念,大家身著統一服裝,緩解了一些員工的心理壓力和自卑感,同時也減緩了攀比心理,讓大家把更多心思花在工作上。”王婷說,身著統一工裝是公司規定,如果違反了公司規定,會酌情扣減員工工資,“很多公司都有類似做法”。
記者在和多名企業人力資源工作人員交流后了解到,公司要求員工統一著裝,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樹立公司形象、提升公司運行效率、加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忠誠度。不過個別公司要求員工自己為工作服買單的現象確實存在。